當每個房子都上千萬的時候

當每個房子都上千萬的時候

 

以前還有很多公寓總價在百萬之間,桃園以南其實還很多。房價漲了以後,人們逐漸在習慣。習慣一坪40萬在板橋,習慣台北就是一坪60萬。也就是說:在新北市的25坪公寓,價格就要超過一千萬了。

 

習慣高價是通貨膨脹年代熟悉的空氣,生活其中,直到最後最後民生的所有用品,全都漲起。薪資好像是被權勢玩弄的工具,所得稅的減免只像是政府施捨。

 

一千萬拿來住,房子好小,離工作好遠。每天通勤,忙碌沖淡幸福。一千萬拿還花用,物價好高,快樂好少。花錢速度總是高於賺錢速度,有時會想要那些買車的快樂,可以搭載窮困的心。載去遠一點的地方逃亡,擁有更舒服的過程在路上。

 

上週跟大家聊到42歲,要有多少錢可以退休呢?一千萬、或是一億元?

 

總數量只代表了你與目標的差距,從未因期待而縮短任何距離。坐吃山空的感覺,詮釋了永遠都不夠的金錢。當你用金額定義富裕,又把自由與之勾稽。載相對論的世界之下,只能夠不停地與人比較,以及重複造成計較的心理傷害。

 

好像算計只是重複禁錮的心,一路疲憊直到投降放棄。

 

合法包租公投資的邏輯,鼓勵兩個能量蘊蓄:

1. 累積滾動雪球

2. 增加現金流

比較以下兩句話,哪一句話給了你富裕的感覺:

1. 每個月有20萬進帳

2. 4年後有近1000入袋

 

時序過短的投資,便是投機。太高遠大的理想,根本不理性。

 

能給我們能量的,是日起有功,讓成效與執行相互綁定,更能堅定意志。

 

買賣房獲利,買賣股票獲利,兩者本身並無不義。但是交易時間過短,就不能說是經營。公司運營從行銷到交貨收帳,歷程也好好幾個月。買房從簽約交屋一直到裝修整備銷售,經常也要6個月以上。更好的生活被商家賦予,就是一種價值投資。

 

從未有一個獲利跟時機無關,也沒有任何商機全靠努力。

 

喜歡看我們影片的網友,都能發現每個房東,都是與你我相近的平凡人。而我們卻能為人生,做不凡的決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