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起出售,迷你房更適合出租
比起出售,迷你房更適合出租
房價甚高,市面上出現大量迷你房。跟分戶的邏輯不同,建商在推出案子時候,定位已經非常迷你。原先做成兩房的地方,現在可以隔三房。原先大套房,現在硬是可以隔成兩房。
比起出售,其實迷你房更適合出租。
因為租客搬進搬出的東西還是比較少,嘗鮮、體驗、生活品味,遠大於實用度、耐用度。年輕人跟中壯年生活在不同世代,一個世代高唱明天會更好,另一個世代只求各自安好。50~60歲的人曾經活過一個日子,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明天征服失土。25~35歲的人正待在另一個日子,明天國家叫甚麼名都難說,活在當下就好。
與其房子大又難用,不如剛好的坪數,卻有訊號很強的網路。房客的世界是擴延在螢幕裡面,無紙化的生活是基本架構。現金交易比較不清楚不方便,遠遠不如打開手機網銀轉帳給你。
公寓、透天厝經常給老人家許多不方便,卻給很多年輕人機會。年輕人下了班要驅車經過一整個台北,實屬常態。Youtube的流量越來越大,都是因為通勤時間越來越長。低頭已經完全不夠,無線耳機務必確保視覺聽覺都完全飛走。
「如果可以30分鐘以內回到家,那我願意租在這附近。」
「可是房子不要太爛,拜託。」
「我覺得30年以上的房子,裡面充滿水垢,就拿出來租給人家,很噁心。」
這些房客的聲音,通常不容易被傾聽。反而是在租屋的當下,房客有說不完卻又說不出的噁心。後來這些全都化作禮貌的打躬作揖,真實通常隱藏,成為一些未爆彈。等到居住問題的觸發,房客跟房東的衝突,就被意識形態一觸即發。
政府通常不太容易協調這件事情,因為這些應該仰賴市場供需。
居住正義其實不是降價就可以解決的問題,也不是抽房地合一稅可以把共識拉近。根本的是:買方的收入有沒有變多?台灣經濟有沒有越來越好。
同樣的錢,投資出租獲利。買現成迷你房,可以買在板橋很遠很遠的地方。同樣的錢,買公寓改2~3個單位的迷你房,可以買在新埔、板橋、府中,這三個站點上。同樣的錢買現成迷你房,可以買在中和最尾站,擁有一個知名建商的兩房可供出租。在這裡一半的預算,可以買公寓改2個單位的迷你房。
投資:一個錢可以發揮多少效益
房地產:地點、地點、地點
在行銷浪潮裡總有看不完的全彩廣告奪目,房地產投資還是有基本精神需要守住。總不能投資更差的地點,卻告訴自己有更大贏面。總不能老是買在高點,卻洗腦會有一波漲幅在明天。
照片上是兩年前在新北市的完工物件,當時業主買價有點高於行情,而如今看來已是鉅額獲利。如果你需要投資高額價差那的確很需要心臟,抵禦整個市場都在高血壓。
但如果是要穩定收租,那只需一個理性的決定。